鉴别诊断
鉴别诊断:
1.恶性组织细胞病 HPS有时病情凶险,与恶性组织细胞病(MH)在临床和细胞形态学、组织学上缺乏特异性鉴别试验。以下几项有助于两者的鉴别:
(1)外周血象或浓缩血片中、骨髓或淋巴结、肝脾等组织中能找到恶性组织细胞支持MH。
(2)恶性组织细胞对乙酸α萘酚酯酶染色阳性、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,免疫组织化学示细胞内κ链及γ链均阳性。
(3)HPS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可增高,血清铁蛋白在MH明显高于正常人和HPS。
(4)MH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增高、组化染色检查见巨噬细胞中大量α-抗胰蛋白酶。
(5)部分MH患有特异性
染色体异常,如t(2;5)(p23;q35)断裂点在17p12和17p 、1号部分三体(1qter-lp11)和涉及1p11的易位,有的MH患者可出现Ig和TCR基因的克隆性重排。
2.
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(LCH)发病也以婴儿多见,2岁以上减少。也可表现为发热、皮疹、肝
脾肿大、淋巴结肿大以及肺部浸润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。但LCH的皮疹为特异性皮疹,多分布于躯干胸腹部和发际耳后及颈部,与HPS的一过性皮疹可相鉴别,而且LCH患者常出现骨骼破坏。活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朗格汉斯细胞是诊断LCH的主要依据,电镜检查可见到朗格汉斯细胞内含有Birbeek颗粒。
治疗
治疗:
1.病因治疗 继发性HPS应查找病因,针对病因、原发病作相应的治疗。如能发现病原微生物,则应及时应用有效的抗微生物治疗;如果是在应用免疫抑制时发生的HPS,则应停用免疫抑制剂;如果HPS发生于治疗前有免疫缺陷的患者,则治疗主要是抗感染及增强机体免疫力;如果HPS发生于化疗后,而肿瘤已缓解,则应停止化疗,同时抗感染。
3.免疫治疗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,静脉滴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,应用环孢素A或
抗胸腺细胞球蛋白(ATG),均取得满意效果。
4.造血干细胞移植 Fisher等1986年首先报道用骨髓移植治愈家族性HPS患者,近来报道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,并用IFN-γ加环孢素诱导自身GVHD,可提高成人淋巴瘤相关的HPS的疗效,并防止复发。
5.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治疗
(1)每天应用地塞米松,共8周,如为继发性HPS,治疗好转者可停用。如果是家族性HPS,则以后每2周注射1次地塞米松,共1年。
(2)停激素后用环孢素A,共1年。
(4)开始治疗的第3、4、5、6周,每周鞘内注射1次甲氨蝶呤(MTX),缓解后争取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。